close

彼得杜拉克說:如果你不能衡量他,就無法管理他。

如果想要管理小學教育的方向與做法,就必須要有明確的數據。英國小學最好的資料就是 Year 6 的畢業考 - SATs/KS2。

 

從去年 (2016) 起,英國小學生的基本科目 (Reading, GPS, Writing, Maths) 的成績由原先的 6 級分改為類似 IQ 的評量方式。也就是 100 分代表基本要求,成績區間由 80 到120 分,結果會如預期般呈現常態分佈。也就是成績一出來,你就可以依據分佈換算出你在全國小學生的百分比位置。可以知道你在一百人中是第幾名。

 

以下是三科的成績人數分布:

如果這個成績只是作為升學錄取的參考,這就太小看大數據可以提供的資訊了。因為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身份,背景等相關資訊。所以如果能將成績與這些資訊連結,其實就可以看出許多教育的問題,再從中找出對策。對策實施後,再根據歷年資訊就可以客觀看出對策是否有成效。這才是全國教育管理的正確方式。

以下針對幾個資訊做比對,說明 2016 年近 60 萬小學畢業生成績可以得到怎樣的訊息。

 

1. 學校地區:可以看出城鄉差距的影響。

2. 畢業生人數:Reading 以 1~15 人的小學校成績最好,其他都是大概 2 班 (31~60人) 的成績較佳。這也可以說明為何英國的小學,每年級大概都是兩班。


 

3. 學校背景:教會學校比一般學校成績還好 (其中又以猶太教的學校最佳)

 

4. 性別:除了數學外,其他項目都是女生比較好。

5. 家庭經濟狀況:利用申請免費學校午餐 (Free School Meal / FSM) 的學生代表低收入家庭的狀況。可看出達到標準的比例比一般生低 20%。

 

6. 種族:毫無懸念的由中國人遙遙領先,其次是印度人。(種族中還有混血的類別。)

 

7. 英文是否是第一語言 (母語):這是最有趣的部分,英文為母語的人在Reading 遙遙領先,Writing 差異不大,到了GPS 居然反而是非母語的成績較高。看來英國當地的人其實不重視文法的。

8. 出生月別:生日與成績絕對與所屬星座無關,反而清楚反映年紀越大成績越好,即使是大一個月。相信這個數據只有到了 60 萬個樣本時才可以看出來。這也反應不要輸在起跑點,讓小孩子提前學習是錯誤的。因為他們的心智才開始發展,到了特定的年紀,小孩才能有特定的能力 (例如大小,空間感...) 特定的項目學習才有效果。所以即使上課方式,時間與內容都相同,年紀差一個月都會有學習效果的差異。也就是過早地學習其實就是揠苗助長,學習只會事倍功半。(可憐的是越早學習,學費越高,苦了爸媽的荷包)

arrow
arrow

    Srain5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